為做好新時期
農機手培訓工作,加快推進現代農業,陜西省西安市
農機總站創建全媒體教育培訓模式,強化新媒體運用能力,創新“六大課堂”,扎實推進培訓工作,不斷提升
農機手綜合素質。
立足提升綜合素質,開設理論大課堂。聚焦提升
農機手綜合素質提升,不斷探索完善理論大課堂方式方法,下大力氣宣傳推廣政策法規,把
農機化主推技術講清講透。我們針對不同區縣的不同產業、不同專業合作社的不同對象設置不同的課程,專業技術人員用農民朋友聽得懂的語言講授,先講解、后釋疑、再討論,使每次培訓入腦入心。僅2023年春耕春管期間,圍繞糧食、果業、蔬菜的全程
農機化技術,在全市8個涉農區(縣)共組織培訓32場次,培訓
農機手3000余人次,為春季田間管理提供人才和技術保障!芭嘤栔v解很豐富,受益匪淺,望多多開展此類培訓,我們多多受益”。理論大課堂深受
農機手歡迎,已成為大家溝通交流、調查研究的有益平臺。
立足提質量擴數量,開設
農機云課堂。我們利用5G信息互聯網平臺創立“西安
農機云課堂”,著力解決
農機人才隊伍的數量和質量不足問題。云課堂聘請專家、教授、資深農業人、百萬粉絲的農民網紅等專題,線上直播授課。課程同步產業發展,既有理論層面的政策解讀,又有引領
農機化發展趨勢的智慧農業,更有對新農具認知的擴展和運用。目前,云課堂24期直播,累計時長超35小時,總上線人數已達60萬人次。中國
農機化導報、西安日報、中國農科新聞網分別進行了報道,肯定了我市
農機技術推廣工作的創新之舉!拔靼
農機云課堂”已成為
農機人才培訓的口碑內容產品,品牌力突顯。
立足平臺服務思維,開設抖音潮課堂。當前農民朋友青睞短視頻,
農機手關注力在抖音。我們創建“西安
農機”官方短視頻平臺,把
農機化政策、新技術、新機具策劃拍攝、剪輯制作,形成可視化資料,發布在“抖音潮課堂”。讓手機變身教具,使技術培訓成為
農機手眼中好玩的事兒,一上線就很快聚集起人氣。一條免耕指夾式精量施肥播種機的視頻瀏覽量突破42萬,單條視頻點贊、收藏、轉發近5000條,評論私信互動頻繁,這樣的傳播速度和效果是傳統方式無法企及的。截止目前,共發布
農機化重點技術、
農機具介紹、
農機農藝融合等十大技術合集視頻150余條,粉絲5600多人,累計播放量超過250萬。
立足作業質量提升,開設實踐真課堂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、合作社一線推廣新技術,啟動“實踐真課堂”。在
農機具前,技術人員介紹機具構造原理、技術要點、注意事項,針對大家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,當場解答,這樣既宣傳了相關政策,又糾正了一些片面認識。實訓老師現場會面對面、手把手、一對一指導
農機手操作,“會不會行不行,實踐課堂試和下”,及時糾正錯誤操作,科學、規范地訓練駕駛操作者的技術水平,使
農機手的作業質量快速得到提升。
立足解決實際問題,開設田間微課堂。在
小麥寬幅溝播、
玉米密植、機械化收獲減損等重點技術現場會、觀摩會時開設“田間微課堂”,邀請教授、土專家在現場開講。用幾分鐘講授一種新技術、推介一種新機具、介紹一個操作技能、分享一個維修竅門,微課堂因為簡單實用,深受
農機手朋友歡迎。同時,把“田間微課堂”錄制成小視頻,制作成培訓影像資料,以短視頻形式在平臺發布,形成多次傳播反復學習的良好內循環,惠及更多無法到現場學習的
農機手。
立足開眼界促謀劃,開設外出拓展課堂。本著讓
農機手開眼界、長見識、內促思考、外化行動的目標,每年組織
農機人才參加全國
農機展,赴上海、山東、江蘇等
農機產業發達省市考察學習,了解
農機發展趨勢的同時,先后引進葉菜收獲機、果園無人植保機等一批新機具快速裝備我市果業、蔬菜等農業生產,強化了種植戶對
農機提升生產效率、促進農業增效、產業增收的意識,農戶使用現代
農機的積極性明顯提高。
習近平總書記強調“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、在人才”。西安市
農機總站創建“六大課堂”,“屏對屏”+“面對面”合力,因人制宜,因事制宜,精準施策,融合互補,為
農機手提供便捷化、多樣化、個性化培訓,
農機技術的知曉率和覆蓋率不斷突破,培養了一大批
農機實用人才,為我市鄉村振興事業發展努力貢獻
農機力量。